对于年轻一代来说,电视机只是偶尔用到的娱乐工具;但对于退休的老年人群而言,电视可能是他们每天离不开的“消遣品”,同时也是他们身心健康的一大“杀手”。
电视对老人有5大伤害
也许你不曾注意到老人平时在家的生活,或把他们的退休生活想象得悠闲美好。但调查显示,一半以上的老人,都把“看电视”作为生活的日常。
据《西安市老年人生活状况调查报告》显示:70%以上的老人几乎天天看电视,即使很多时候没有真的看进去,还是稳坐摇椅、沙发上,面对电视发呆,或边听边打瞌睡;90%以上的老人日常习惯看电视,而且看得很频繁。
不仅是在西安,全国范围内不少老人退休后,交际圈缩小,只能通过电视获取信息、打发时间,填补没有子女陪伴而造成的空虚。
电视里的声音会让孤独的老人感受到热闹,形形色色的影视节目也能帮助老人消磨时间。然而,一旦老人过度依赖电视,他们就会在无形中受到5大健康伤害。
1、活动量小
总是坐在沙发上看电视,骨骼长时间不受力,老人的心肺功能、肌肉得不到锻炼,易诱发腰腿酸痛、颈椎不适等症状,甚至导致肥胖、骨质疏松和肌肉退化。
2、造成疲劳
看电视时久坐不动,筋骨得不到舒展,特别容易疲劳,可能导致下肢静脉血栓。而且,长时间盯着电视屏幕,还会伤害眼睛,增加青光眼等眼病的可能性。
而且老人饭后坐着不运动,会使胃肠蠕动减少,损害本就虚弱的胃肠功能,时间久了易引发肠胃疾病。
3、情绪激动
看电视时,紧张刺激的节目、情感纠结的电视剧都易使老人情绪起伏、对号入座,甚至被电视中的负面情绪包围,无法纾解。
4、交流不够
长期闷在家里看电视、不出门,老人会日渐寡言少语、情绪低落,甚至失去与人交流的兴趣,长期发展易形成心理疾病。
5、思维变慢
看电视是一种被动接受信息的方式,看得越久,老人越不愿意主动思考,久而久之思维能力容易变弱、反应变迟缓。
正确看电视有3个原则
作为日常消遣的工具,电视可以偶尔看看。看电视时,也一定要坚持这几条“正确原则”,才不会让电视伤害老人的身心。
1、“适度原则”
看电视一定要适度。饭后活动一会儿再看电视,否则会妨碍肠胃正常工作。每次看电视,也别连续超过一个小时,避免造成疲劳。
2、“多变原则”
每次看电视不要固定一个姿势,易造成颈椎发僵、肢体麻木,甚至加重血管、神经已有的退行性病变。
看电视时可做些抬头、伸臂、挺腰、挪腿的动作,缓解腰颈疲劳。
3、“静心原则”
上了年纪的老人,应尽量看些平静舒缓的节目,避免收看太过刺激惊险的剧情画面,以免造成心脏、血压问题。
4、招帮老人摆脱电视的负面影响
对于已经“沉迷”电视的老人来说,要想摆脱电视带来的负面影响,可以试试以下几个方法。
1、打开书本
看电视属于被动接受信息,阅读是主动接受信息,能活跃脑细胞,刺激人脑中掌管记忆的海马体,锻炼老人的思维,改善老人的记忆力。
同时,阅读还能开阔眼界、滋养心灵,对老人的身心均有好处。
2、学习新东西
年纪大了,不意味着“变笨”。门前流水尚能西,休将白发唱黄鸡。老人不妨邀上三五老友,一起学乐器、外语、手艺、跳舞等新“技艺”。在学习新东西的过程中,老人能体会到有质量、有乐趣的晚年生活。
3、多出去走走
与其闷在家里, 老人更该多出去走走,或是积极参加集体活动,呼吸新鲜空气、放松身心、强身健体。
4、打开话匣子
老人可以和孩子闲话家常,或是聊聊政治、军事、体育,逗孙子唱唱儿歌、讲讲故事,下楼和邻居打趣聊天……这些都是比看电视更加实在的、触手可及的快乐。